My Courses at UMB Law School

Notice: 以下分享的資訊都是我在馬大法學院的個人經驗,每所學校、科系、學程的學習方式跟資源都不同。

課規定

簡單介紹一下不同學生身分修課的要求:

  1.  J.D.
第一年修習的是基礎必修課程,也是課業最重的一年,必修課包括: Contracts, Criminal Law, Civil Procedure, Torts, Legal Analysis and Writing, Constitutional law, Legal Research, Property等等。畢業前必須要修習Clinic courses,類似實務演練課程,以及完成Thesis。美國法學院非常重視實務經驗(學生也會有學貸壓力),大部分的人都會在寒暑假從事實習工作,第三年的暑假實習工作尤其重要,因為做得好的話主管有可能會給offer。

  2.   LL.M.,
總共要修習26學分,這裡的必修只有一堂課- Introductory survey of American Law,剩下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Bar Exam)及職業領域自由選擇。

  3.  Exchange Student
完全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擇,一學期建議學分: 8-9。但其實還是要考量自己的能力,以及老師的上課模式。

的課程

   1. Contracts (4 Credits)

契約法是J.D. 1L (first year law school student)   的必修,共有四個教授在不同時段開課,我跟其他約60多名 1L一起上課。
教授是剛從NYU來的Professor Moon,上課會結合許多情境演練來讓同學們討論,練習將學到的法律套用到事實中 (Apply rules to facts.),課堂中教授會隨機抽點(Cold-Call)請同學簡述案件(Case Brief) (一堂課大概會討論3-5cases),被叫到的同學就要負責簡述案件,講出Facts Legal Issue, Rule, Application等等,接下來教授所有的問題都會針對你,真的答不出來的時候會開放給全班回答。
這堂是我覺得最好上手但是到後來覺得最難的一堂課,因為你可以採用不管是學到的理論、自身經驗,或者是其他領域的知識來回答問題,靈活的運用從案子中所學到的規定,如何臨機應變又有條理的論述是我覺得最難的部分。


  2. Copyright Law (3 Credits)

著作權法是選修課程,課堂中都是2L、3L或LLM 學生,是19個人組成的小班。
這堂課的閱讀量非常大,一個禮拜大約是80-100頁,因為案子中會包含各個行業的產業知識或者是技術運作,所以有時讀起來也相當吃力。
著作權是一種智慧財產權(無體財產權),相關的規定跟檢驗理論難免會覺得很抽象,但教授上課會盡量用較簡單的說法來講解,也會展示一些圖片或影片讓我們能更具體的了解案例中的爭議點在哪裡。我覺得著作權困難的點是在做許多檢驗時(ex: Infringement:有沒有侵權/Fair Use:是否為合理使用)沒辦用量化的方式去計算出答案,而是有各種因素要考量,一起進行綜合判斷。教授也表示,很多時候都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只要你的說法能夠說服法官,案件其實可以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Copyright 課堂合影


  3.  Introductory Survey of American Law (3 Credits)

LLM 學生的必修課,包含各種美國法的基本介紹,包含憲法、侵權法、刑法、民訴、契約、行政法,很粗略的了解各科基本的概念,同時有Bar exam 的介紹、Legal Research 的課程。
教授是負責LLM program 的 Crystal Edwards,不時會邀請各法領域的教授來介紹一下相關的內容,也會請老師來指導學生如何準備法學院考試。
其實一開始我有點後悔選了這堂課,因為他學的較淺又很廣,有時難以在短時間吸收這麼大量的資訊,有些內容又是為了有求職需求的國際學生設計的,所以我不太能實際的使用的這些知識。但好處是可以大概的了解各個科目、提前的知道美國法律業的發展方向及步驟,以及學習法學資料的查詢(Legal research)及練習法律文章的寫作(Legal writing)。


習分享

美國法學院採蘇格拉底式教學法(Socratic Method),教授們很強調學生於課堂中的參與(Based on the "quality," and not the quantity, of your participation.) 除了單方面授課外,學生有許多發言的機會,教授們會預期同學在上課前已經讀過指定閱讀以及吸收裡面的知識,在課堂時一同參與討論(大部分是直接與全班討論而非小組討論),因此課前預習非常重要,我覺得如果在課前沒有準備的話,基本上是沒辦法好好在課堂上學習與討論的。

一般三、四學分的課會分成兩天上,像是Contracts一個禮拜有兩堂兩小時的課,等於說一個禮拜需要讀兩份閱讀及複習,一個學分我平均會花三到四小時在預習、至少一小時在複習上,因為可能有許多不了解的單字需要查,有複雜的案情需要理解。

一份閱讀大概會有四到五個case(看教授怎麼分配),我會在預習時就做好筆記才能在上課時跟的上腳步,筆記可以幫助你快速回想起內容,因為被點到名的時候真的是會腦袋一片空白,這時筆記就是你最大的救星。

一個禮拜我大概會花快要五天在念書、兩天在參加講座、課外活動、旅遊,同時我會定期在老師的office hour問問題,也會找時間運動調適身心狀況。10學分對我來說已經算是小重,因為語言、文化加上還有其他需要適應的地方,一開始壓力有點大,花了許多時間在看案例上,上課發言前都非常的緊張,經過大概兩個禮拜,抓到學習的訣竅後有比較適應,也更習慣在課堂上發言。


我覺得很有感觸的是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撞牆點,一開始的突破比較簡單,接下來想要更上一層樓的時候會需要一顆堅強的心來面對困難。像我一開始要努力的是如何鼓起勇氣在六十幾個同學面前用英文闡述自己的想法,突破了第一關開口說」之後,要再朝「說得好」前進,而在說得好之前一定會有無數次「說不好」的經驗,有時自信心會受打擊,甚至開始自我懷疑而選擇什麼都不說。


我選擇來交換本就是真心希望能夠體驗不同的學習環境,學習不同的知識,所以我盡我所能在學習上,也會要求自己要多參與課堂討論,並不是為了發言而發言,而是真的有問題或者有想法的時候。


一開始會比較沒有自信,因為覺得自己是外國人沒辦法表現得像其他學生一樣好,但我發現如果總是抱持著因為我英文不夠好,所以我表現差是正常」的心態只會讓自己繼續逃避問題,不過是在為怕受挫找藉口而已,因為其實大家學習能力不會差到太多,只看你願意下多少功夫在準備及練習。我總是提醒自己要給自己一些時間與空間,別想說要一蹴可幾,練習失敗是成功的必經過程。


光是交換的經驗就能體會國際學生要來拿J.D.學位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不但要適應國外生活、文化,還要應付連當地同學也覺得很重的課業,如果是真的想要在美國繼續發展還要積極建立人脈,累積實務經驗等等,學費及生活費也很可觀,壓力可想而知。


在課堂中還是會觀察到有許多沒有參與討論,選擇依照原本讀書方式的學生,但在這裡光會唸書是沒辦法求得一份理想的工作的,雇主更重視是你的經驗還有想法,不是沒有實務經驗、只會照本宣科的人。



我會寫下鼓勵或警惕自己的話
貼在書桌前提醒自己
因為我覺得人類是種健忘的動物
一旦安逸就會忘了當初是多麼的艱苦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Michigan Law LL.M. Graduation

The Transition

Final Exam